2005年在一次“河南发展高层论坛”上,我曾演讲,题目为“改善投资环境的关键在于规范投资环境”。2006年1月26日《经济视点报》发文,介绍固始县委书记郭永昌的超常思维,大标题为“只做环境不招商”。读后感到郭书记的思维确有超常之处,拍案叫“大悟之言”,和我的看法有颇多相通。
河南的投资率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实现地方经济增长,吸引投资是关键。现在几乎各级地方政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招商引资方面,而且往往是主要领导亲力亲为,这在发达国家少有。地方政府重视吸引投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的,但成效并不理想,这一点郭书记与我有同感。我以为,其中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缺少规范,如用郭书记的话来说,当是“环境没有做好”。具体表现在:
1、招商引资的批准程序不够规范,往往需要通过投资方和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个别谈判,缺少专家和公众的参与,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投资。有的领导有可能为了吸引投资随意作出承诺但又难以兑现,势必影响后续的投资和其他的投资。
2、由于通过个别谈判决定投资的批准,批准的随意性较大,这比较容易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投资方利用地方政府领导招商引资的迫切心态而要价过高,这可能导致地方利益受损并可能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性;二是,地方政府官员可能利用自己较少受到限制的审批权力进行寻租,导致政府官员的腐败。而政府的腐败本身又成了招商的大敌。
3、土地审批和地价的随意性,其后果导致严重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投资者获得土地条件的不公平性,由此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并很容易导致土地审批中的严重腐败问题。
4、地方税收的随意性。现在地方政府为了争取投资,不顾国家有关税务的法律和相关的规定,竟相不遵守税法的有关规定,擅自降低一些地方税的税率,有的名其曰:“进一步加强税源经济建设支出”。其结果,往往是相互竞争的地方“共输”。
5、不利于企业改善经济管理。当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存在着巨大的弹性时,包括土地价格、地方税收方面,有可能导致企业花费太多的精力放在对政府官员的公关上,希望获得更多的优惠待遇。
一个地方政府到底应如何有效地吸进资本投资于当地?郭书记强调要“做环境”。我认为,这里的环境首先应是制度环境。
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加以深入的讨论。从二次大战后的全球经济发展来看,大体上比较好地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经济能得到较快的发展,相反,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则经济增长较慢。从我国的改革实践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走在前面的地区通常经济发展得快;反之,则慢。相对来说,地区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已居于次要地位。吴敬琏更是强调,“制度重于技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要点值得关注:
1、要认识到规范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对外来投资者来说,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来谋取投资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不妨称之为“好的投资者”,当然对贪官来说未必是好)更希望看到一个更为公正、透明和规范的投资环境,而不希望看到太多的人为性从而不确定性。如果一项投资需要大量对地方政府官员的公关而结果又不确定,则为了减少风险,就可能减弱投资的意向,尤其是外地的、且缺少和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特别关系的潜在的投资者。要注意到,现在沿海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规范性已大为改善。如果河南在这方面起色不大,则河南的招商引资难以上大台阶,投资率将可能进一步降低。
2、要制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的政策,规定投资的限制和不限制的界限,做好城市规划,公开批准的条件的程序,并严格按照执行。尽量减少一事一议。政府的主要领导只对重大的、特殊的投资项目进行专门研究和决策,可能还需有公开听证程序。这样做,可能因缺少投资的灵活性而不能吸引到某些投资,但可大大减少潜在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可在更大范围吸引投资,而且往往是“好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可能更喜欢规则而非对政府官员的个别公关。
3、要进一步规范土地审批,要求地方政府向社会公示土地出让的条件,包括面积、价格等,接受公众监督,从而可较为有效地防止土地转让过程中的不恰当的行为,有效建立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
4、要严格地方税收的管理,严禁地方税务部门任意降低税率。要建立有关责任制,包括对地方主要领导和税务部门的主要领导的责任制。上级税务部门要组织相互竞争的地方的下级税务部门相互检查。
就目前河南来说,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普遍不规范,像固始这样懂得从做环境着手招商的地方尚少,如果一些地方政府能去掉一些招商引资的急躁情绪,静下心来从做环境开始招商及推动区内资本的投资,可得招商引资的先筹。如果河南省的许多地方政府有此见识,河南省在招商引资方面可望走在中部先头,至少在制度环境方面已有了和沿海发达地区相一致的意思了。固始只做环境不招商,却招来大量商人来投资,此甚值得回味。
(载《经济视点报》2006年2月23日第8版,改题为《“只做环境不招商”值得回味》)
-
“只做环境不招商”--大悟之言
[经济时评]post by 樊明 / 2008-5-4 4:51 Sunday« 审视创新 | 利益群体的力量平衡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关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