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退休年龄:延长与性别平等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11-1-16 6:42 Sunday女性退休年龄:延长与性别平等.rar -
女性退休年龄:延长与性别平等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11-1-16 6:41 Sunday摘 要:中国退休制度中涉及到女性的部分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年龄过低,比男性过早退休,尤其是女职工。退休年龄,尤其是女性的退休年龄,没有根据其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而适时延长,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退休人口赡养率不断快速上升,女性人力资本的严重浪费,退休后大规模再就业进而使得养老金演变成工资以外的额外福利,而女性比男性早退休还引发涉及女性权益的争论。女性退休年龄的调整有两个向度:延长与性别平等。本文分析了退休年龄和退休人口赡养率、工资税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理论根据和步骤,特别是女性的退休年龄,以维持适当的退休人口赡养率。本文讨论了退休年龄的性别平等的理论问题,否定了一个流行的观点... -
安全库存决定的优化模型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2-17 6:15 Thursday安全库存决定的优化模型 樊 明* 摘 要: 目前尚缺少简洁的最优方法确定安全库存规模。现有的方法或建立在经验和试错的基础上,或在人为确定的服务标准的前提下计算安全库存规模。和最优库存概念最接近的是用关键比率确定应达到的顾客服务水平,但这一方法本身还不是一种最优方法,而且运算过程复杂。本文将采用优化方法,在需求率和订货提前期呈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更准确和简洁的安全库存模型来平衡库存过剩成本和缺货成本,使两者之和最小化。对比已有的模型方法,本模型的结果更准确并运算简洁,并有较广泛的应用。 &nb... -
西方经济学的文化背景、方法、问题及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考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2-11 6:14 Friday西方经济学的文化背景、方法、问题及 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考 樊 明 (河南财经学院 市场经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西方经济学的文化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的商业繁荣和民主制度使得古希腊知识分子在经济上、政治上从而思想上取得独立,产生出纯粹的理性主义。文艺复兴以后,理性主义仍然是西方学术的主流。就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对知识的探求为其基本的目标,采用实证方法:从数据开始,提出假说,用间接的方法检验假说,即检验假说的... -
回汉居民工资收入差距及其原因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2-2 6:14 Wednesday回汉居民工资收入差距及其原因 --- 河南回汉居民收入问卷数据 樊 明 不同民族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往往是导致民族矛盾和冲突的重要原因。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不断缩小民族收入差距。本文研究回汉居民工资收入差距及其原因,数据来自笔者组织的河南回汉居民收入问卷调查。方法为:先确定影响居民工资收入的显著因素,再研究在这些显著因素上回汉居民的差距从而导致的工资收入的差距。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应用于分析导致两个群体某一均值产生差距的原因。研究发现,回民比汉民工资收入低13.66%。原因主要为... -
健康对劳动市场表现的影响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2-2 6:13 Wednesday健康对劳动市场表现的影响 --- 郑州劳动市场问卷数据 内容提要:一个社会必须配置一定的经济资源来预防和治疗人们的疾病。为此,公共决策者要知道健康不良的社会代价。直接代价包括在治疗、照看和防护等方面的花费。间接代价之最重要部分为健康不良对人们的劳动市场表现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显示,健康不良导致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失业率上升,工资减少。而一旦就业后,由于劳动市场制度限制了人们对工作时间的选择,健康状况对工作时间的影响不具统计上的显著性,但健康不良的人群普遍感受现有工作时间过长。本研究采用数据为2004年7月由笔者组织学生在... -
居民收入差距的劳动市场因素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2-2 6:12 Wednesday居民收入差距的劳动市场因素 ---- 郑州问卷调查数据 * 樊 明 * 【摘要】 本文根据笔者在郑州组织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劳动市场的因素。研究发现,只要劳动者愿意去就业,积极寻找工作,在劳动市场上并没有很多系统的因素很严重地限制就业。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工资收入的差距。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层次的差别,劳动市场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临时就业者的歧视,工作所在的产业,所在工作单位的类型,受教育程度,工作年数和健康状况等。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 -
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2-1 6:08 Tuesday樊 明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我国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严重不均衡。对此,政府一直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但这些措施表现出对过去计划经济所采取措施的路径依赖,效果不尽理想。建立更加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据此,反思中国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中央政府层面上,“政策倾斜”仍然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地方政府仍然把向中央政府“要政策”作为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而非企业热衷讨论区域合作,学者们还在设计缺少操作性的区域分工;中... -
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反思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1-13 6:07 Friday消费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实证经济学方法的反思.rar -
地方国有与地方保护主义---- 中国横向经济协作的制度障碍
[学术论文]post by 樊明 / 2009-11-13 6:06 Friday樊 明 (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厦门 福建 361021) 摘要:建国以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间人均收入差异的变动大致呈“V”(或U)型,即经历由变小又变大的过程和趋势,成了威廉逊差异变动趋同(即倒U型)理论的一个反例。本文认为,如果用威廉逊的理论分析中国区域差异的发展趋势必须至少加进一个威廉逊分析中没有的因素,即地方国有以及建立在地方国有基础上必然相伴随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个因素必将给市场机制在区域趋同过程中的作用大打折扣。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让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活动的主体,要...
樊明居
- 经术兼修 知进行随